近年来,随着油田企业对环保的不断重视,环保工作得到了推进,但油田在开发过程中的水污染问题仍是环保大问题。
前几年,不少油气田开发初期,钻井施工过程中的泥浆池底部都是简单铺上一层塑料布,积满泥浆池的钻井作业污水,很多都要存放几个月时间,下面的塑料布很快腐烂,污水浸入地层,地下水很快就被污染。
尤其是在2012年,大量的民营队伍参与石油会战,其队伍素质参差不齐,不少井队的技术装备,环保要求根本无法达标,而会战迫在眉睫,急需快速上产,不少民营队伍在未采取任何环保措施的情况下,通过了甲方表面的验收,就仓促开钻,现场会常常会看到钻井污水遍地、生活污水池底部没加任何防护的现象。
尽管油气田建设了钻井作业废水处理厂,钻井、压裂作业产生的废液拉运到了污水处理厂处理,残留在池内的废岩屑进行了固化处理,但不少从事处理的单位,为降低成本,减少药剂的使用量,造成不少处理的泥浆池不达标,污染的风险依然存在。
这些作业废水经过污水处理厂净化处理后,都回注地层。然而,这些回注地层的达标水,究竟是否达标,均是按油田企业自己制定的标准执行,而这样的标准可信度不高,说服力不强。有的油田还由于回注量大,回注井常常会出现回注不进地层的现象。同时,被回注到井内的水,有可能还污染了上层水系,使得环保风险非常高。
此外,随着国家环保要求的日益严格,村民对环保的意识也不断增强,在油气田开发中,因环保造成的工农纠纷事件不断增多,老乡以污染环境为由,阻拦施工队伍,也成为制约油气田发展的一大难题。
保护好环境,也是石化员工人心所向。“污染水源的施工再也不要做了,我们要在这里生活几十年呢,水系污染了,我们自己也是受害者。”某采油气厂员工如实说。
2013年,油田企业进一步重视了环保,不少领导干部深刻认识到,不重视环保,企业发展寸步难行。开始试验“钻井液不落地装置”,把钻井泥浆存放在地面上由活动支架支起的软体罐里,避免了以往挖泥浆池而直接造成污染地下水的做法。
部分油田企业通过对压裂过程中的返排液进行回收,经过净化处理后循环再利用,实现了水资源节约,降低污染风险。同时还试验了“镶嵌屏蔽钻井”技术,该钻井泥浆体系可以在钻井钻开表层后,在井壁形成一层强度较高的防护层,隔断钻井液进入地层污染水资源,从源头杜绝污染水层,确保从地面到地下全方位对地层水进行保护。
然而,抓好油气田环保工作任重道远,建议做到以下几点:
一是油气田企业一定要树立“环保大于天”的理念,增强央企的社会责任感,把环保与安全工作同等对待,都当成企业的头等大事来抓,决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。一旦地下水系遭受污染,这是几代人的努力也难于挽救的。
二是切忌“大跃进”式的发展,一定要按科学发展观指导油气田会战。油气田施工单位要从自身做起,高标准,严要求,切实做到环保先行,先评估后施工,环保不达标不施工,环保不达标不生产。
三是要打破成本禁锢,明确只要是环保技术和设备,只要能有效提高环保水平,一定要不惜代价地采用。不少企业在应用先进的环保技术时,仍然考虑成本太高而拒绝。要认识到,新技术代价再高,也不会高于污染所付出的代价。
四是油田企业应加大环保的科研投入力度,研发和使用污染更小的化学助剂,研发对废弃物处理的先进技术。提高污水处理的净化标准,要尽量达到直接排灌的水平,实现水资源循环利用。进入2014年,油气田会战的步伐放慢后,要腾出精力,在气田全面试验环保新技术,尽早推广应用环保项目,实实在在践行“碧水蓝天”计划。